鑽石鑑定
香港鑽石總會 / 購物信心 / 鑽石鑑定
 
鑽石鑑定
 

香港並沒有強制性的條例規定商號必需提供鑑定報告書,故此如需要附帶鑑定報告書的鑽石可向商號索取報告書的正本或可要求商號代發至可信(獨立及有公信力)的簽發機構的寶石鑑定所申請鑑定報告書。

在港方面香港鑽石總會屬下的鑑定中心NGTC(HK)為會員及同業的鑽石及珠寶產品(小至20份)進行鑑定,並發出「鑽石鑑定報告書」。 鑑定中心會進行鑽石真偽測試,在確定鑽石是100%天然、沒有經過人工加工後,再進行鑽石品質評估的工作。而報告書編號亦刻印在鑽石腰上,這樣可避免混淆的情況和消費者更可透過互聯網上查閱或核對鑽石的資料。這些附加保障可讓消費者可明確透過鑑定報告書確定鑽石的特質。

在港設有鑑定中心的國際性品牌有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 (簡稱GIA), International Gemological Institute (簡稱IGI) 和Diamond High Council (簡稱HRD)

《香港標準鑽石測試方法》

香港特區政府轄下的香港認可處 (HKAS) 會按照國際標準ISO/IEC 17025評估實驗室的技術能力,並為合資格的實驗室發出認可資格。獲認可的實驗所現時會按香港寶石學協會2008年出版的《香港標準鑽石測試方法》進行以下七種測試:

1. 原真性鑒定(Authenticity Identification)
2. 重量(Measurement of Weight)
3. 顏色分級(Colour Grading)
4. 螢光反應(Testing for Fluorescence)
5. 淨度分級(Clarity Grading)
6. 形狀與切割、切磨比例與修飾(Shape & Cutting Style, Proportion and Finish Grading)
7. 圓形鑽石的切割分級(Cut Grading of Round Brilliant Diamond)

 

"ENGLISH VERSION OF THE BELOW TEXT TO BE FURNISHED IN DUE COURSE”

1. 鑽石顏色

鑽石的顏色color,鑽石的顏色豐富多彩,考慮到各種顏色的鑽石產量、分級方法、價值等因素,可分為兩個系列:一是無色—淺黃(灰、褐)色系列又稱開普系列;二是彩色系列。對於無色—淺黃色系列的鑽石顏色,可由高至低表示為D—N及小於N,12個連續的級別,每個字母代表一段顏色範圍,D色鑽石無色透明,不含雜色調,N以下級別的鑽石肉眼可見明顯的黃色。級別越高,顏色越白,價值越高。絕大多數的鑽石會帶有輕微的黃色調或灰、褐色調,因此無色透明的鑽石非常罕見而昂貴。

從事鑽石分級的專業人員採用最直觀的目視比色法,將待測鑽石置於相鄰級別比色石之間進行顏色的比對,從而得出結果。整個顏色分級過程在無陽光直射的室內環境中進行,周圍的環境色調為白色或灰色。由2~3名技術人員獨立完成同一樣品的顏色分級,並取得統一結果。

 
     
     

2. 鑽石熒光

熒光是指鑽石在紫外線的照射下發出可見光。90%的鑽石具有熒光,而且顏色各異、強度不同,有藍色、黃色、白色或其他顏色,程度可分為"強”、"中”、"弱”、"無”四個級別。與顏色分級方法相同,熒光級別的確定也是採用最直觀的目視法,將待測鑽石與一套標定了熒光強度級別的天然鑽石樣品放入紫外熒光燈下進行比對。樣品共3粒,每一粒代表該熒光級別的下限。

 
     
     

3. 鑽石淨度

鑽石的淨度clarity,鑽石的淨度特徵包括鑽石內部和外部的特徵,例如常見的內部特徵有,晶態包體、羽狀紋等,常見的外部特徵有表面紋理等。包裹體含量越少、越不明顯則鑽石的淨度等級越高,價值也就越高。國家標準中,淨度級別可劃分為5個大級別,11個小級別。

從事鑽石淨度分級的專業人員將會在十倍放大鏡和顯微鏡下,觀察鑽石的內外部特徵,並且繪制、記錄下這些特徵,紅色標記表示內部特徵,綠色標記表示外部特徵。每顆天然鑽石的淨度情況都不相同,這一記錄既能有效地幫助鑒定分級人員判斷該鑽石的級別,又能體現該鑽石的唯一性,因此十分必要。

 
     
     

4. 鑽石切工

鑽石的切工Cut。幾百年來,人們設計了數百種鑽石琢型,其中多數琢型是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原始質量和滿足市場上求新求異的需求。最能體現鑽石的光學特性的是標準圓鑽型或稱圓明亮式琢型(Round Brilliant Cut),也是目前市場上最流行的琢型。標準圓鑽型由57或58個刻面組成,各部分的比例與角度關系是設計與切割時需要考慮的重點,例如如何保證光線射入鑽石並在內部進行多次反射後,能最大程度的被觀察者看到?如何能使鑽石看起來更加閃爍奪目,"火彩”更加強烈等等。簡單來說,鑽石的切磨就是要依靠不同部位的最佳比例和角度組合,從而使鑽石顯示出最好的亮度、火彩(色散)和閃光。

那麼對於實驗室的技術人員來說,如何更加準確、科學地評價鑽石的亮度、火彩和閃光呢?首先我們需要從以上的三個方面對鑽石進行總體外觀觀察,這樣做可以對後期的分級結果進行評價和修正,其次需要大量精確的數據支持,技術人員會通過電腦軟件的三維測量功能檢查和測試多個項目,並在顯微鏡下對鑽石的對稱性和抛光情況進行嚴格的評價。最後綜合分析各項參數與觀察結果,依照鑽石分級國家標準來判定該顆鑽石的切工等級。

就具體的測試項目來說,切工是比率級別和修飾度級別的綜合體現,可劃分成極好、很好、好、一般和差五個等級。比率級別由切工比率、超重比例、刷磨和剔磨三項決定,其中切工比率為主要因素,超重比例、刷磨和剔磨兩項為影響因素。修飾度級別由對稱性分級和抛光分級兩項確定。

 
     
     

5. 鑽石重量

鑽石的重量weight。鑽石重量的法定計量單位為克。國際上較常用的寶石質量單位為克拉,也是鑽石常用的質量單位,源自地中海洋槐樹的種子。因為這種種子每顆重量都非常相近,约0.205克,因此在古代常被人們用作稱量鑽石的砝碼,但舊制的克拉重量並不統一,直到1914年,珠寶界才最終形成了1克拉為200毫克的標準。

在鑽石的顏色、淨度和切工級別均一致或相近時,鑽石重量越大則價值越高,鑽石最終的價值取決於所有的4C級別。

測量時技術人員將鑽石置於電子天平中,按下按鈕顯示讀數,對於裸鑽讀數精度將達到十萬分之一,計數時保留至小數點後四位;對於已經鑲嵌的鑽石首飾在稱量時計數將達到萬分之一,計數時保留至小數點後四位。